上消化道出血

病例:楊先生,70歲,有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故長期服用降血壓及阿斯匹靈。最近三天發現大便黑黑的,因無明顯不適,也就不以為意。然而今天早上起床發現解大量黑瀝青便,此時突然一陣眩暈,暈倒在廁所,經家屬緊急送醫,檢查發現血紅素降至7.0g/dl,且血壓只剩80/50 mmHg,醫師緊急幫他輸了4個單位的血液及大量點滴注射,血壓才回升至120/80 mmHg。之後安排緊急胃鏡,發現在胃角處有一胃潰瘍且正在大量噴血,醫師經由胃鏡將止血夾夾住出血部位,血就止住了。經住院三天觀察,雖然前2天仍有解少量黑便,但醫師研判是之前的出血殘留在腸道所致,並非新的出血,在第3天大便轉為金黃色,危機總算正式解除。醫師告知須回心臟科調整藥物,並且須配合質子幫浦抑制劑的使用才能使潰瘍完全癒合並預防下次出血。

所謂上消化道,醫學上的定義是指屈氏韌帶(Treitz’s ligment)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或十二指腸這一段消化器官,當其中任一部份產生病變而導致出血就稱為上消化道出血。一般而言,出血量在500c.c.以下且出血緩慢時,可能會解黑色大便(俗稱瀝青便)、吐些黑色或咖啡色的東西。若出血大量(約1500c.c.以上)或出血速度很快時,可能會吐鮮血,病人會伴隨有頭暈、噁心、心悸、盜汗、皮膚蒼白冰冷、四肢發軟,甚至昏厥、休克。當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時一定要立即就醫,且需注意患者有無嘔吐的情形,以避免因為血塊吸入呼吸道而產生窒息的危險。醫師此時會注意病人的生命徵候,如患者有心跳加速、血壓降低、尿量減少、甚至休克等現象,表示有大量出血的情形,須儘快以點滴輸液或輸血方式治療,以穩定生命徵象。

而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有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急性胃黏膜病變(AGML)、肝硬化引起的食道或胃靜脈瘤出血、或劇烈嘔吐後引起的胃食道接合處黏膜撕裂出血,這些因素占上消化道出血九成以上;其他如腫瘤、血管異常病變、瘜肉等也都可能造成出血。如因服用阿斯匹靈或止痛消炎藥(NSAIDs)所引起的消化性潰瘍出血,就必須暫時停止此類藥物;若不得已一定要用,則可改用安全性較高的同類藥物或併用防止潰瘍的藥物如質子幫浦抑制劑,以預防再發出血。

至於消化道出血之診斷,除了上述的症狀外,還是需要靠胃鏡檢查,才能確定是何種原因造成。而胃鏡最大的優點除了診斷外,也可同時給予治療。一般若是因食道靜脈瘤出血,可以施予內視鏡靜脈瘤結紮術或在靜脈瘤中打入硬化劑以達止血;若是非靜脈瘤的出血,則可使用止血夾、熱能止血、或局部注射血管收縮藥物以達到止血的效果。以目前之醫術,約九成之消化道出血可用內視鏡治療術止血。若初次內視鏡治療失敗或再發出血,可重複合併施行多種內視鏡止血術。若不幸仍失敗,對某些病灶,可利用血管攝影找到出血的血管,再給予血管栓塞劑止血。只有少數5%的病患最後需以外科手術縫合或切除病灶。

總而言之,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及病因,有任何出血的症狀時應及早就醫。對於有慢性病症(如肝硬化)須定期接受胃鏡檢查,並早期治療可能導致出血的病灶;而長期服用止痛劑或阿斯匹靈者,若有上腹不適也應接受胃鏡檢查,如此才能預防出血及再發。 (本文同時刊登於食尚美食雜誌。廖健仲醫師撰寫,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