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腸胃道疾病

病例:施小姐今年38歲,在某科技公司工作,下班後得趕著接小孩到才藝班上課,回家還要整理家務,總是覺得生活好忙碌。施小姐雖然很注重健康飲食,盡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燒烤;但施小姐最困擾的就是上班及壓力大時就會有便秘的問題,但放長假休息時,症狀就會改善;平日經常肚子悶脹、吃一點東西就飽到不行,一個禮拜上不到兩次廁所,就算上完廁所,也老覺得沒上乾淨,肚子依然悶悶脹脹的。有時候受不了,就喝酵素或到藥局買瀉藥、浣腸,往往造成腹瀉後,肚子也不見輕鬆。施小姐斷斷續續看過好多位醫師,拿藥吃個3-5天也沒什麼效果;在醫師的建議下,施小姐接受胃鏡和大腸鏡的檢查,也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問題。最後經醫師詳細的說明弁鄔妐z胃道疾病的治療藥物和治療時間後,施小姐按照醫師指示吃藥兩個多星期,症狀終於慢慢獲得改善。
雖然大家比較熟知的腸胃道疾病不外乎腸胃炎、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大腸癌等,其實在腸胃科的門診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功能性腸胃疾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這一類的病人往往需要長期的藥物治療,是腸胃科門診的忠實追隨者。
根據羅馬系統分類法(Rome III),功能性腸胃疾病分成六大類,依據其受影響部位的不同而分為「功能性食道問題」、「功能性十二指腸問題」、「功能性大腸問題」、「功能性腹痛症候」、「功能性膽道問題」與「功能性肛門問題」。簡單的說,不論食道、胃、小腸、大腸以及膽囊膽道等消化器官,發生弁鉦妤`造成一些臨床症狀,透過適當的檢查排除器官病理、生理的病變,都可以統稱為功能性腸胃疾病。
功能性腸胃疾病好發於20-50歲之間,病程緩慢,且症狀常持續存在或反覆發作,一般半年內累計須在3個月以上。目前較被大家所了解,引起功能性腸胃道疾病的原因包括:(1)基因遺傳:某些基因和身體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有關,藉由這些免疫分子和內分泌間接引響腸胃道的功能(2)家庭環境飲食習慣:有研究指出,造成一些腸胃道症狀的因素,往往蟄伏於小時候所受的家庭教育、家人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家庭生活的氣氛等;(3)社會心理:現今忙碌的社會,大家的工作壓力非常大,往往因為如此重大的壓力,讓釵h器官無法正常的運作;(4)消化道異常蠕動:消化道蠕動很快速時,常造成胃腸道絞痛、腹瀉或大便稀軟;反觀,消化道蠕動太慢,就會讓人消化不良、腸胃脹氣、便秘,甚至於噁心嘔吐;(5)內臟器官過度敏感:有些胃痛、吞嚥疼痛等,往往藥物治療也毫無改善,這一類的弁鄔妐z胃道疾病推測和內臟器官敏感以及對疼痛的閾值較低有關;(6)發炎反應:多年研究認為弁鄔妐z胃疾病與腸胃道黏膜或神經叢發炎有關,例如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大腸激躁症患者,往往發生在某一次急性腸胃發炎之後才引發;類似大腸激躁症或消化不良的患者,有四分之一是發生在某次急性消化道感染之後;(7)腸胃道菌落生態的改變:大腸激躁症患者接受益生菌治療,可以改善腸胃道發炎激素的比例,讓腸胃道回復到比較穩定的狀態,減緩症狀。
現今忙碌的工商業社會,常有很沉重的工作或家庭壓力,常常三餐不正常或者暴飲暴食,導致很多功能性腸胃疾病的發生,往往讓民眾的生活更加困擾,壓力加劇,一天又一天的惡性循環。功能性腸胃疾病的治療,最重要就是藉由仔細的問診和病史描述,找出確切的病因而給予適當的治療;通常都可以透過調整生活作息、改變飲食習慣、調整藥物的使用、心理諮詢及輔導,達到有效的改善。 (本文同時刊登於食尚美食雜誌。曾嘉慶醫師撰寫,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