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
蔡先生,45歲,因工作常應酬,抽菸、喝酒乃家常便飯,也因此常常有胃痛的情形。這十幾年來,總共作了6-7次胃鏡,每次醫師都說有輕微胃潰瘍,在吃了治潰瘍的藥(抗酸劑)一個月內幾乎症狀都會緩解,但停了藥後,每每黃湯下肚又會再復發。
由於症狀反覆發作,讓蔡先生一直很困惱;蔡先生帶著之前的胃鏡報告來看我,仔細一看其實只是「胃糜爛」並非胃潰瘍,此時蔡先生聽得一頭霧水。經仔細解釋「胃糜爛」與「胃潰瘍」的差異,及碳13呼氣試驗,確定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建議戒菸戒酒,之後蔡先生的症狀也就很少再犯了。
病例二:
黃先生,60歲,因有高血壓與冠狀動脈疾病,長期服用降血壓藥及阿斯匹靈。最近到醫院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結果大致正常,但胃鏡報告卻給了胃潰瘍的診斷,且描述其潰瘍是二個0.3公分的表淺潰瘍,建議到醫院治療。
黃先生帶著健檢報告到我的診所,要求服用治療胃潰瘍的藥。經仔細詢問,黃先生完全無任何症狀,報告亦顯示無幽門桿菌感染,再者此胃鏡病灶還未達到潰瘍的診斷標準,應該是「胃糜爛」而已。發病的原因,可能與黃先生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有關,我建議黃先生服用一般胃藥治療就好,並不需要使用治療潰瘍的特效藥(如質子幫浦抑制劑)。如果之後發生任何持續上腹不適的症狀,可能就須考慮調整阿斯匹靈了。
「胃糜爛」這個診斷乍聽之下很嚇人,聽起來好像是說整個胃都爛掉了。事實上「胃糜爛」在醫學稱之為「糜爛性胃炎」,從字義上就可看出他是一種胃炎,其嚴重程度介於表淺性胃炎與胃潰瘍之間,也有人稱之為「胃破皮」,這個名詞描述的挺貼切的。
胃糜爛與潰瘍的差異主要是病灶的大小與侵犯深度,一般胃潰瘍的大小至少0.5公分且侵犯深度需達黏膜下層。而糜爛性胃炎的破皮處,一般僅局限於黏膜層,且不超過黏膜肌層。至於大小一般來說都比潰瘍小,但也有部份會超過0.5公分。
糜爛性胃炎又可分成急性與慢性,其中急性糜爛性胃炎與藥物(NSAIDs、阿斯匹靈、類固醇、某些抗生素等)、酒精、嚴重感染、燙傷、大手術、休克及巨大壓力有關。其病理機轉可能是因胃黏膜屏障弁鉥謜z、胃黏膜血流減少及胃酸分泌增加,導致黏膜發炎及糜爛,嚴重者甚至可變成潰瘍或出血。慢性糜爛性胃炎的病因不明,一般可能與藥物 (NSAIDs、阿斯匹靈)、病毒、甚至克隆氏症有關。
而胃糜爛的症狀多為非特異性,包括上腹不適(台語:胃周周)、燒灼感、噁心、嘔吐,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症狀,如吐血、解黑便等。
然而為何在台灣會有這麼多的胃糜爛病患被診斷為胃潰瘍?導致病患因此接受了十次以上的胃鏡檢查也大有人在。其原因可能是:
1. 健保政策對抗酸劑(如質子幫浦抑制劑)的使用有嚴格的管控,需胃鏡報告有潰瘍的診斷才可使用,導致醫師將胃糜爛的診斷改成較嚴重的胃潰瘍,如此便可用較好的潰瘍用藥;一則病人好的快,二則自己也易變成名醫,何樂而不為,導致潰瘍病患滿街跑。
2. 即使在正常的健檢病患身上,也會見到這個現象,這可能與台灣的醫學教育有關;如果前輩醫師對診斷不夠嚴謹,年輕醫師容易上行下效,潰瘍診斷也就滿天飛。
3. 再者,台灣幽門螺旋桿菌成人的感染率達五成,可想而知胃炎、胃糜爛病患應該不少,又加上前述二因素,造成胃潰瘍診斷多到快排名世界第一了。
糜爛性胃炎的治療主要是查明病因後,再根據病因予以去除及藥物治療。一般使用制酸劑治療即可,然而對於有較嚴重的併發症時(如出血),可加上質子幫浦抑制劑治療。最後,若要讓「台灣的潰瘍病患滿街跑」、「我胃鏡已經做了不下十次」、「為什麼我的潰瘍老是不會好」,不再成為醫界的笑柄,實在需要病患、醫師與政府政策一起努力。 (本文同時刊登於食尚美食雜誌。廖健仲醫師撰寫,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