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王小姐今年38歲,換到某外商公司工作一年多了,這一年來總是時常下腹陣痛,也出現明顯的便秘,總是四、五天才解一次便,雖然解完便覺得情況有好一點,但是反覆的下腹痛、便秘一直都困擾著她;有時候準備公司會報或主管巡查,更讓她肚子痛得吃不消。自己買了些瀉藥,吃了排便似乎有好一些,但是依舊是腹痛不減;於是接受了胃鏡、大腸鏡檢查,醫師確定都沒有問題。經過醫師詳細的詢問病史,認為她的腸胃症狀跟工作壓力有很大的關係,在給予藥物使她情緒緩和後,王小姐便秘及腹痛終於得到明顯的改善。
病例2:53歲的林先生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交際應酬,往往幾杯黃湯下肚,肚子就會一陣絞痛,就得馬上到廁所報到,這樣的情況在應酬多時,一天可能到廁所報到超過十次。偶而在家休息,跑廁所的次數就明顯少了很多,也比較不會鬧肚子痛。健康檢查除了膽固醇、體重過高,一切似乎都還不錯。有時看看醫生吃吃藥,狀況就會改善一些;往往生意旺季一來,壓力大,腸胃狀況立刻就會打回原形。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與器質無關的功能性腸胃道疾病,以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為主要症狀。根據Rome III對大腸激躁症的診斷準則為:在過去六個月,其中的某三個月裡,每個月有三天以上出現腹痛或排便習慣改變的情形,這些不適的症狀符合下面三項敘述中的兩項-1.排便後症狀緩解、2.伴隨排便頻率的改變、3.伴隨排便型態的改變。臨床上可分為腹瀉型、便祕型、與混合型;其中約有五成為腹瀉與便祕交替的混合型腸躁症。診斷上常常需要詳盡的詢問病史,並以排除法(確定腸胃臟器無特定病變)作為診斷,若有警訊症狀時,包括病患年紀大於50歲、明顯體重減輕、貧血、腸胃道出血、家族有腸胃惡性腫瘤病史、嚴重腹瀉或腹痛、排便習慣改變、不正常的理學及實驗室檢查時,須特別小心是否有器官病變。
大腸激躁症約佔人口比例10~20%,而且每年大約有1~2%的人口產生這樣的症狀。以西方國家統計,這類疾病的比例以女性居多,約為男性的2~3倍。大腸激躁症的好發年齡大多在青壯年,統計上在35歲前發生率超過五成,多數病人可以回推到兒童時期就曾經發生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的症狀。病患的症狀通常是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或這兩交替出現)、腹痛腹脹(全面或局部的區域,無牽扯性疼痛,往往受到食物刺激或緊張情緒會更加明顯)、黏液性腹瀉等等。
大腸激躁症主要的致病機轉仍然持續被廣泛的研究,主要是腸道的蠕動異常(過快則腹瀉,過慢則便秘)所造成,某些腸道感染或壓力可能產生刺激腸道的物質進而誘發了症狀,或中樞神經對於腸道的神經傳導物質失去原有的平衡等。
大腸激躁症需要詳細的詢問病史,針對年紀較長者出現症狀時,可以透過血清檢查、消化道內視鏡、高階影像等,以排除特定的器官病變。至於大腸激躁症的治療,是根據每位患者所產生的病症,以及產生病症背後的種種原因,給予藥物治療(調整腸胃蠕動速度、控制腹痛等)、飲食控制(避免刺激性食物、清淡規律飲食、增加膳食纖維等)、紓解壓力(心理諮詢、壓力轉移、抗焦慮藥物等)。
大腸激躁症是一種慢性、反覆性、容易受飲食習慣及週遭環境影響的功能性腸胃障礙,除了藥物治療外,需要讓病人對於這種病症有充分的認識,維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適度的排解壓力、維持最佳的身體狀態,自然可以讓這樣的病症發生減到最低的程度,並維持最佳的腸胃消化品質。 (本文同時刊登於食尚美食雜誌。曾嘉慶醫師撰寫,版權所有)